学术交流
浙传在日内瓦世界信息峰会(WSIS)中崭露头角
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备受关注 主办两场专题研讨会广受好评
来源单位:全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19-04-13

4月8日至4月12日,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多家联合国机构共同举办的世界信息社会峰会(WSIS)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总部召开。WSIS是世界ICT行业每年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促发展”利益相关方年度聚会,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本届峰会上,浙江传媒学院申报并成功主办了两场专题研讨会。这两场研讨会的主题分别是“1969-2019互联网50年发展的经验、挑战和启示”和“5G的发展与繁荣之路”,我校科研与创作管理处处长朱旭光教授、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方兴东教授带队组织并发言阐述研讨会主旨及研讨内容。此外,由我校方兴东教授发起的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在峰会中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方兴东教授于2007年发起“互联网口述历史(Oral History of Internet,简称OHI)”项目。该项目是通过专业研究机构——互联网实验室来组织业界知名专家,对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各个时期和各个关键节点的核心人物进行访谈,并将这些人物的口述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研究提炼,以全方位展示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受访人物涉及创业、商业、政府、安全与法律等相关领域,涵盖了社会、思想与文化等层面。

项目把这些亲历者的口述内容作为我国互联网历史的原始素材,展示了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完整画卷。十二年来,项目以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全面丰富的互联网研究的口述资料库。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副主席Peter Major参加了“互联网50年”专题研讨会,对这个项目的巨大价值和深远意义作出了高度评价。

采访互联网之父拉里·罗伯茨(资料)

“互联网口述历史(OHI)已经访谈了互联网之父拉里先生4次,共计12个小时,今年1月20日,我受邀参加互联网之父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在硅谷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召开的追思会,见到了很多互联网老前辈。互联网诞生50年了,当年30岁的人,今年也已经80岁了。”方兴东教授感慨万分,迄今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已经访谈了400多位互联网先驱和关键人物,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群体,是人类新文明的缔造者。开创者陆续离开这个世界,将互联网的辉煌未来留给了我们。

方兴东教授阐述发言

方兴东教授在“1969-2019互联网50年发展的经验、挑战和启示”研讨会上发表观点,回顾互联网发展的50年,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的初衷已经实现,5G的时代也即将来临,但是快捷高效的信息传递背后的暗流涌动也在不断地凸显。他认为未来如果世界各国不能紧密合作,有效的全球网络治理机制不能全面完善的建立起来,互联网释放的负面影响很可能会容易失控。朱旭光教授也在研讨会上呼吁各方应携手合作,加强沟通、应对挑战、理顺逻辑,让技术研发回归市场,让内容监管回归政府,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这样一个拐点上,OHI项目的意义变得更加重要。“我们访谈这些人物,不仅仅是记录他们的光辉历史,更是希望通过他们了解互联网的初心,了解这些开创者的价值观。”方兴东教授说未来他们还将不断深入,尽快完成100个以上国家互联网关键人物的访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老兵会凋零,但是他们的初心,他们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而更应该发扬光大!”

作为我校科研与创作管理处负责人和相关领域的学者,朱旭光教授在OHI项目中身兼数职,“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技术史,也是一部商业史,更是人类的文明史,记录着文化的传承,扩展和创新的过程。将流量转化为价值,将这个领域做深做细做实,需要科研、创作、社会服务这几个轮子滚动开发,齐头推进。”

朱旭光教授致辞

谈及OHI项目进行过程中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之大,朱旭光教授回忆到,“首先需要组织学校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对积累了12年的互联网口述史音视频资料开展翻译整理、挖掘研究和影视创作;同时,还要为项目团队开展访谈、组织论坛、进行研究、实施创作、社会服务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所以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学校科研创作环境的扶持,同时OHI项目也将对学校的科研与创作工作起到重要的理论引领和实践示范。”

WSIS论坛互联网50年工作坊现场

近年来浙江传媒学院按照“放出活力、管住风险、服出效益”的思路推进科创体制的放管服一体化改革,实现了科研与创作工作的快速发展,其中:国家级项目在实现连续三年几何级倍增的基础上,实现连续三年的两位数稳定,提前两年超额10%完成了“十三五”期间新增40项国家级项目的总目标;省部级以上高层次科研创作奖项实现质与量的突破,一次性超过“十二五”期间所获奖项的总和;近年来连续斩获3项国家级重大科研与创作项目的突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发表的CSSCI期刊论文数量跃居全国高校第200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近些年来坚持推进“项目申报组织化、成果管理高端化、平台建设团队化、经费使用科学化”的整体性建设思路,制定了激励和扶持科创工作发展的政策,让一大批有意愿有能力从事科研与创作工作的教师从中受益,浓郁了学校的科研与创作氛围。初步实现了为有科创与创作意愿的老师铺设一条塑胶跑道,让老师们在跑得更舒服的同时跑得更快。

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了实现了“纵向有跨越”之外,科创工作还承担着负重前行、励志力行的重任,遵循科研创作的规律“苦干+巧干”,按照“谋划好思路,配置好资源,激励好人员”的管理学思维,推进科创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全要素的生产活力,同时参考兄弟学校开展人文社科繁荣计划等成功做法,加大资源投入,开启供给侧改革,激发教师作为最终主体、二级学院作为管理主体、科创院所作为生力军“三类主体”的活力。实现非常目标必须善待非常之人,形成非常机制。加强制度设计,推进举措落地,激励“生产性努力”,抑制“分配性努力”,形成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科研与创作环境。

WSIS论坛5G的发展与繁荣之路工作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