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绝非偶然。
曾经,党的十八大以后,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大地广泛传颂。如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式进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往更远处追溯,会发现在这个政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有的政治宣言和施政理念中,力透纸背的始终是大写的“人民”二字。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这个执政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人民是创造者,是根本力量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并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中,加入了这样的话:“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息息相关。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一点得到了海内外广泛的认可。“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这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是深藏在中华文明优良传统中的政治传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深入人心的古语,正是其深层次写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习近平告诫全党,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在分析人士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这一重要思想在新时代党的基本方略中的生动体现,也是在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生动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主要矛盾转化
对每个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人民立场都是其根本政治立场。与此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实践中有着全新的课题。
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以人民为中心,方能精准把握矛盾和发展的关键。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十九大报告作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意味着在新时代,中国要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建设,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判断,对于改善民生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全新的要求,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来说,蔡昉认为,应该包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性流动,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方面,是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是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
不只是宣言,更须落到实处
基本方略,最终和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中。
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在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刘晨光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发展思想,也是一种执政理念,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的高度彰显。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个抽象概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考中,而是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能否在治国理政理念、举措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而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路的话,在十九大报告中比比皆是。人民有所呼,我们就得有所应。
人民群众关心什么?很多时候可能是小问题,食品安不安全,喝水能不能更清澈,养老服务能不能跟上,房子能不能买得起,雾霾能不能更少……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人就要顺应期待,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权益,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而这,也要求我们继续坚定改革,加快补齐贫困短板,更加注重机会平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围绕这一目标,未来的路怎么走?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成两个阶段,最终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实现这一目标后,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一切愿景,都需要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将伟大目标与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施政措施。一句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顺应民意、尊重民意。
中国这艘大船正在向着美好目标乘风破浪前进,而其目的,是全体人民共同抵达理想中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