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政治理论学习参考——十九大精神学习专辑二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7-11-15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书写新时代传媒的浙传篇章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振鹤同志在浙江传媒学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的讲话(节选)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历史性的重大意义。最重大的政治贡献,就是选举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凝聚起了忠诚核心拥戴领袖的强大共识;最重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最重大的制度贡献,就是审议通过党章修正案,讲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写入党章;最重大的战略贡献,就是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判断,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根本性问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向全党全国人民立下的铮铮誓言,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进军号角,必将凝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磅礴伟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压倒一切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一结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出台《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举行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对十九大精神全党要来一个大学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重温红船精神,这一系列开局起步、开篇起航的重大举措,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信仰,矢志奋斗、永不懈怠的崇高追求,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的崇高风范。

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省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向全省发出抓好学习贯彻动员和号召,本周还将以省委全会形式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作出决定。省委书记车俊同志强调,浙江要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排头兵。全省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迅速响应、迅速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浙江大地郑如火如荼、如潮涌动。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曾经讲“北有北广,南有浙广”。这是对浙江传媒学院最高的褒奖,最大的激励。浙江传媒学院作为在全国传媒领域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上理应先学一步、快人一拍,既要联系传媒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又要发挥传媒优势助推学习宣传。总体看,传媒学院对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抓得很紧,校班子3次组织专题传达学习,在全校师生中分层次开展学习讨论,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传媒也昂首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学校工作也必须主动顺应新时代、融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新时代传媒的浙传篇章。下面,我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升华认识,凝聚新时代传媒的浙传力量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前提在学深悟透、领会真谛。我作为十九大代表,现场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深感到报告气势恢宏、思想深邃,高扬的是一面指引方向凝聚力量的伟大旗帜;蕴含的是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示的是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宣言;展现的是一幅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政略与战略的全局、时代与历史的纵深、世界与中国的视野。这一历史性会议、这一纲领性文献,为推进一切事业包括传媒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全面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奋力谱写新时代的传媒力量。

第一,十九大豪迈彰显翻天覆地“新成就”,书写了党和国家事业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十九大站在凝结实践和开创未来的高度,指出十八大以来这5年是极不平凡的5年,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用“四个一系列”(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战略、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一系列重大举措、一系列重大工作)“两个许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五个面貌”(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度概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卓越功勋。五年来,我们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引领“中华号”巨轮劈波斩浪,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焕然一新。在发展成就上,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发展亮眼世界;在科技成就上,从“天眼”探空、“墨子号”升空,到“蛟龙”探海、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再到国产大飞机首飞、“复兴号”高铁飞驰,“国之重器”不断涌现,创新成果惊艳全球;在改革成就上,以壮士断腕决心冲破利益藩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立起了改革的“四梁八柱”;在民生成就上,消除贫困人口6000多万人,相当于英国的总人口,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在外交成就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亚投行、APEC北京会议、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传递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方案、呈现了中国气派,中国昂首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在治党成就上,出台八项规定狠刹“四风”,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腐败分子,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追回外逃人员3453名,极大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我们深深感到,在“党要往哪里去、国家要往哪里去、民族要往哪里去”的关键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魄力带领全党革故鼎新、力挽狂澜,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挽救了军队、挽救了民族。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过的地方,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就斐然。2016年,经济总量达4.7万亿,人均GDP1.26万美元,接近世界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信息经济领跑全国,占GDP比重超过8%,涌现了阿里巴巴等世界级标杆企业;舟山群岛新区、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最多跑一次”、特色小镇等改革深入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47237元)连续16年居各省区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22866元)连续32年居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37缩小到2016年的2.07,属全国最低;铁腕力度治水治污,江南水乡风貌韵味不断呈现。我们都是这段伟大历史的经历者参与者,都可以强烈感受到,这五年的非凡历程,深深扭转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深改变了我们社会和人民的面貌,深深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第二,十九大豪迈宣示继往开来“新时代”,开辟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十九大标定的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时代”“两个重大意义”来全面阐释。(“三个意味着”,就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五个时代”,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两个重大意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作出这一重大历史判断,有着深沉的历史积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深邃的战略考量。总的看,“新时代”可以从三个“转变”来认识:一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我们党诞生以来,面对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标志着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驶上了富起来的快车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山辟路、励精图治,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迈入了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标定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我们党第一次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次十九大的最新判断,是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需求都发生深刻变化作出的。从社会生产看,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从社会需求看,人民群众需要的品质层次不断提高,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要,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需求。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是中国从对外开放到为全球化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转变。十九大报告以胸怀世界的抱负,不仅鲜明宣示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且展现了为人类发展求进步的担当和追求。100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蹚出了一条“中国道路”,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展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设定的发展路径,为人类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都知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过高潮和低谷。我们实现伟大复兴,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正确,甚至可以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就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高潮的兴起之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

第三,十九大豪迈确立指路引航“新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鲜明写在党的光辉旗帜上,这是十九大最巨大的历史贡献。报告用“八个明确”“14条基本方略”,深刻阐释了这一伟大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精深内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理论形态的整体创新,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八个明确”,就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4条基本方略”,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理解,这一伟大思想植根于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出生在红色革命家庭,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流淌着烙刻灵魂的红色基因;是在艰难困苦磨练中成长起来的,7年知青岁月成为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淬炼了深厚的人民情怀、不挠的意志品格和毅然的抱负担当;是在长期领导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经历了从大队支书到党的总书记各层级各领域各岗位的历练积淀,厚植了治国理政的坚实根基,造就了非同凡响的领袖风范。这一伟大思想凝结于习近平总书记把舵引航纵横捭阖的历史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中国面对的现实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的思想结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系统集成。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这一科学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丰富的县城、市域、省域执政经历,是伟大思想的理论源头、实践源头。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考和重大战略实践,使浙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时提出“八八战略”总纲,这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在浙江推动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十八大后上升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在浙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写入十九大报告和党章。这一伟大思想升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的历史飞跃。在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已经实现过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飞跃。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一伟大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时代意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在思想上高度信仰、在内心上高度尊崇、在行动上高度遵循,使之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旗帜、理论旗帜和政治旗帜。

第四,十九大豪迈擘画美好未来“新蓝图”,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目标如同灯塔,指引着航船扬帆破浪的征程。十九大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鲜明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擘画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蓝图。这个新蓝图,“新”就新在战略目标新。十九大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更加振奋人心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十九大还提出了“两步走”新战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新蓝图,“新”就新在战略内涵新。1987年,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思想: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九大提出“两步走”新战略,既与“三步走”战略一脉相承,又永不停滞、永不僵化,体现了继承性与开创性的高度统一。与之前相比,十九大提法有三个方面的新内涵:一是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二是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这些新变化新内涵,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奋发之志和豪情壮志,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们的道路、我们的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能够始终朝着伟大使命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这是我们之所以能用几十年实践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历程的奥秘所在。反观西方国家,搞所谓的多党制,搞所谓的选举政治,看上去似乎“很民主”,实质上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争斗,相互否定、相互拆台,随着不同政党上台,政策一夕之间就可能完全颠覆,党前一些西方国家的乱象根源就在于此。这的新蓝图,“新”就新在战略部署新。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九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领域全面作出新部署。比如,在经济建设上,要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等系列战略,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文化建设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社会建设上,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等等。这些新的宏大目标、宏大格局、宏大部署,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期。

第五,十九大豪迈推进党的建设“新工程”,昭示了我们党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新气象。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十九大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贯穿十九大报告全篇的纲和魂。有外媒评价,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党代会”。的确,今天,我们党是在全球化坐标中治国理政,世界视野、世界担当、世界抱负,都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理解,着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一是我们党作为世界最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96年前,我们党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从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扬帆启航,从建党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作为世界最大政党,要有大的样子,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好,能够担负起统揽“四个伟大”、实现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是我们党打造世界最强党,强就要强在质量上。十九大指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这一重大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全国450多万基层党组织和8900多万党员中,影响先进性、弱化纯洁性的因素还有不少,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不认真解决,就会影响党的全面领导,就会影响到党的长期执政。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我们既要重视源源不断地把新鲜血液充实到党内来,更要注重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确保每个党员都能成为时代先锋;既要重视建立健全广覆盖的党组织体系,更要注重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三是我们党堪称世界最严政党,严就要持续全面严。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武装起来地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建党伊始就把严明纪律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一大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就规定要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党的二大通过党的第一个《章程》,专利一章规定党的纪律。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全面总结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重要经验,首次把全面从严治党写入总纲,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六大建设”,明确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六大纪律等等,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纪律严明,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旗帜鲜明地与腐败现象作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只有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永葆党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二、在对标对焦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找准定位,扛起新时代传媒的浙传使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紧扣实际、做实落地。必须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传媒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传媒领域肩负着重大责任、担负着重大使命。十九大标定的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的新的目标使命、作出的新的重大判断、确立的新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传媒提供了根本指引;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开展国际外交、推进祖国统一,都与传媒密切相关,需要传媒作出贡献。浙江传媒学院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在十九大宏大布局中找准定位,紧紧聚焦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自身实际出发,作出新时代传媒的有力回答,交出新时代传媒的优异答卷。

第一,紧紧聚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回答好“坚持什么方向办传媒”的根本问题。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贯穿十九大的鲜明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14条基本方略,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第一句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传媒是党的喉舌,是党执政的重要阵地。传媒学院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高原则,贯穿到治校治学治教的全过程各方面,让党的旗帜在浙传高高飘扬。坚持党的领导,最本质的是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文明观,推动马克思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始终坚持姓“马”姓“共”的办学方向。今年,学校专门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青马工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学校的一流学科来打造,推出以传授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思政十法”,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就体现了很好的导向。坚持党的领导,最关键的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对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大政方针、高校建设的重大部署、传媒工作的重大要求,都要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到位。加强传媒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不断提高传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党的领导,最紧要的是要忠诚核心拥戴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是历史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之幸、国之运、民之福。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领袖权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用以指导传媒实践,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领航灯塔。在这方面,学校有许多好的探索,比如,创建“学习讲习所”,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向师生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办开学第一课——我在浙传读“新语”,让师生畅谈学读体会;组织师生“重走梁家河”,实地体验领袖的知青岁月,亲身感受领袖的崇高风范。这些好做法,体现了讲政治的要求,有利于引导师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第二,紧紧聚焦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着力回答好“朝着什么目标办传媒”的根本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强调“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一重大历史性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为新时代传媒服务发展树立了新的目标和导向。要适应主要矛盾转化创新传媒理念。按照十九大提出要求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紧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四个强省”和“六个浙江”重大部署,进一步完善办学思路、优化办学布局、创新办学机制,使我们的传媒学院与时代贴得更紧、与发展贴得更紧、与大局贴得更紧。要适应主要矛盾转化发展传媒产业。着眼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发展要求,紧扣我省打造文化万亿产业目标,充分发挥传媒学院优势,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研究和创作成果从研究所、实验室、演播厅解放出来,不断从校内走向产业、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更好地为我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服务。这些年来,浙江传媒学院紧扣发展大局打造高端智库,建立了“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等1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承担攻关了网络空间治理、创意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等一批重大课题,很好服务了社会治理创新和地方产业发展。要适应主要矛盾转化培育传媒人才。学校最大的责任就是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要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深入贯彻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动人才强校,试行更加积极有效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传媒界的顶尖人才、行业精英到学校来,把更多学生培养成为传媒领域的中坚骨干。浙江传媒自办校以来,培养输送了4.6万名优秀传媒人才,他们活跃在荧屏中、舞台上和新闻一线,有的成为了各大卫视、各大主流节目的中流砥柱,为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紧紧聚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回答好“秉持什么价值办传媒”的根本问题。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两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达到了203次,可谓力透纸背。报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求“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也应当成为新时代传媒的根本价值追求。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品质上的追求。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传媒,不断彰显新时代传媒价值。要始终秉持服务人民的宗旨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出发点,贯彻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文化创作的各个方面中去,使我们的师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使我们的文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要。要始终树牢反映人民的时代观。艺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搞创作,深入人民群众中去汲取创作灵感、发现创作素材、挖掘创作源泉,把我们的镜头对准人民、将我们的话筒递向人民、用我们的笔杆书写人民,生动反映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伟大创造和崭新面貌。今年暑假,学校组织391支队伍4300余名师生,奔赴祖国广袤的天地,深入农村、企业、厂矿,感受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传递时代力量,架起了艺术与人民的连心桥。要始终践行惠及人民的共享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艺”。我们的传媒作品一定要体现人民性,要为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不能只在大剧院里、在大殿堂里。要大力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把师生创作的更多优秀作品送到人民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据了解,传媒学院按不同类型,组织了近万人的志愿者队伍,运用舞台剧、动漫、微电影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经常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体现了很好的人民导向。

第四,紧紧聚焦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着力回答好“担负什么使命办传媒”的根本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文化强民族强”,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坚守文化中华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传媒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在这样的历史使命中,担负起应有职责,发挥好应有作用。要在传承灿烂历史上发挥作用。中华文化有着璀璨的辉煌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要充分发挥传媒学院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战线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在传递核心价值上发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传媒学院既要高度重视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师生、凝聚师生、引领师生,又要十分注重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创作中、传播中、实践中,还要善于把传递核心价值观与传递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社会、滋养人心、带动风尚。要在传播中国声音上发挥作用。我们的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传媒在这方面优势独特,传媒学院要充分运用传播优势,通过创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好作品、打造对外交流的好平台,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浙江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浙江形象。近年来,传媒学院不少学生承担了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礼仪工作,很好地呈现了中华文化、浙江文化的魅力。今后,在座的同学们都有可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希望大家多为国家为民族增光添彩。

三、在身践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勇立潮头,打造新时代传媒的浙传先锋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基在凝心聚魄、汇聚伟力。十九大报告在最后专门对青年寄予深切期望、提出殷切要求,意蕴深远、意涵深厚。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勉励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新时代传媒学子要立足十九大描绘的壮丽画卷,深刻认识肩上担负的光荣使命,自觉把个人的前途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去,争做勇立新时代潮头的传媒人。

一,要做不忘初心的红色传媒人。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传媒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幸福奔与走,为民族复兴鼓与呼。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广大媒体人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甚至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坚决斗争、不怕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等无产阶级媒体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救亡,面对白色恐怖,冒着生命危险兴办报刊、针砭时弊、传播真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等当代媒体人,他们放弃国内和平幸福的生活,深入到战火纷飞的南联盟战场,坚守岗位、恪守职责、壮烈牺牲,这些都展现出了中国媒体人为了理想矢志奋斗、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新时代的传媒学子要勇于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媒体人的光荣传统,坚定不移跟党走,使红色成为我们的鲜艳底色。一个媒体人就是一个舆论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无论是在讲台上、荧屏中,还是生活里、私底下,都要坚持纪律底线、坚守职业操守,勇于为党和人民发声亮剑,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希望大家人人争做红色小喇叭,大力传播党的声音,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大力传颂党的使命,为凝聚起实现强国梦复兴梦的磅礴力量作贡献。

第二,要做勇于搏击的本色传媒人。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畏难者”。新时代,迎来了新的使命,开启了新的征程,也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新的广阔舞台。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传媒人思想活跃,敢闯敢试,有着创新创造的激情活力。也正是靠着这种敢于搏击的传媒本色,我们的许多浙传人投身创业创新大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浙传的杰出校友赵依芳,一手创办了华策影视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影视剧产量全球第一,成为海外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影视企业;浙传陈奕老师创办的时光坐标公司,承担了大量知名影视作品的数字影像制作,还参与了G20杭州峰会“最忆是杭州”晚会的舞台设计;还有不少在校学生创办了公司、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创业创新上小试身手、初显峥嵘。这些浙传人,都是我们浙传学子的骄傲和榜样。浙江传媒学院地处浙江,浙江一向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创新基因,这些年来,更是涌现出了阿里巴巴等世界级标杆性企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浙江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说正迎来一轮新的创业创新大潮。浙江的发展需要大家,也一定能够成就大家。希望广大浙传学子能够身在浙江爱上浙江,能够立足浙江扎根浙江,能够创在浙江成在浙江,在浙江这片火热的土地上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要做担当奉献的暖色传媒人。十九大报告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新时代要有新担当,大使命要有大担当。只有人人讲担当、个个作奉献,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齐心奔向新未来。传媒人历来讲担当、尚担当、敢担当,历来讲奉献、重奉献、甘奉献。媒体是社会的良心,传媒反映社会的温度。每当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我们的传媒人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每当群众遭遇困难时,我们的传媒人总能及时传递爱心汇聚爱心;每当社会有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时,我们的传媒人总能侠肝义胆仗义执言。传承着这种精神,广大浙传学子也都富有担当精神,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浙传毕业生孙婧、周吉,在汶川大地震、雅安地震时,不顾个人安危,率先进入重灾区,连续几天几夜及时传递灾情;学校连续五年组织“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深入贵州、云南、甘肃等8省22市县,为近万名边远山区百姓免费拍摄证件照、全家福;许多学生放弃城市优越条件,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北至林海雪原、南达三沙群岛、西至大漠高原,都有传媒学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希望我们的传媒学子牢记时代使命,谨记社会责任,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做一个有担当有贡献的人,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人。

第四,要做本领高强的出色传媒人。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本领高强,就是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八个本领”,是对全党和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广大师生也有指导意义。学校是一座大熔炉,既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是增长本领的地方。我们的传媒学子在校园里孜孜求学、苦练本领,为走上社会后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少毕业生在各自战线和岗位上大展其才、大显身手。我了解到,传媒学院有3名毕业生获中国新闻最高奖“长江韬奋奖”,有18名毕业生获中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各大卫视许多很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如《中国新歌声》《中国梦想秀》《最强大脑》等,都是浙传毕业生主创或参与主创的,这很了不起。希望广大传媒学子珍惜在校学习的宝贵时光,致力学习、力求出色,能够在若干年后,在同学们当中出更多的名记者、名主持、名导演、名演员。

老师们、同学们,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我们正赶上一个无限美好的伟大盛世。“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希望广大传媒学子高扬理想的风帆,激荡青春的梦想,奋力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实践,勇立潮头、搏击风浪,不负人生、不负韶华,在与时代共进步、与祖国共成长、与民族共命运中书写人生的绚丽华章!

 

党委宣传部编印

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