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从中看 从中听 从中读
——李琳三位一体的传统民乐课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7-12-18

本学期,我校音乐学院李琳老师开设课程思政“音乐设计与制作”,对于这门课程李琳老师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授课方式,她将“课程思政”这一元素融入并贯穿于传统民族音乐这一专业课程中,授课效果显著。

创新体系,统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

所谓“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李琳老师表示,她将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目的,扭转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德行培育的状况,深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打破原先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困境。力求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告诉记者,在这门课上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也在思想政治上有所收获。

 

立足传统,体悟民族魅力与时代特征

李琳老师在思政课程中的授课风格与正常课程的教学有一定区别也更具特色。在授课现场,记者发现李琳老师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加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技法的教授,对此她解释是想借这样的方式来体现的民族精神,并进行讲解分析与探讨。李琳老师认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比如戏曲、曲艺、说唱等表现手法,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内容包罗万象,题材丰富多彩,是作曲家对传统音乐文化执着的产物。李琳老师解释说,这些作曲家深入田间地头,寻找传统音乐文化之精髓,并借鉴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发展而来。许多流传至今的作品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相结合,突出了作品的民族风格魅力和时代特征。“这些都是我想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们感受到并有所体悟的。”李琳老师这样说。

坚持德育,兼顾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

至于为何要以这种形式来讲课,李琳老师表示:“思政进课堂是现代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若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因此李琳老师一直坚持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内容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进自身综合素养,让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

“音乐设计与制作”课程采取小班教学模式,课堂上,记者观察到,在这种模式下,老师对于每位同学的情况更加了解,也能够为兼顾各个学生适度调整授课进度与形式,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通过李琳老师对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作品产生的历史意义的讲解,学生从中慢慢体会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提高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创作动力的能力,在创作具有我国民族特色作品时融入西方写作技法。

课堂上李琳老师师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通过欣赏作品音频、视频和谱子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从中看、从中听、从中读的三位一体的学习方法。在经过多个课时的课堂情况观察和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看,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快的接收知识点的信号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作品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