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杭州网:迎风而立 向光而行 “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走进浙江侧记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发布时间:2024-04-01

原文地址:https://news.hangzhou.com.cn/zjnews/content/2024-03/31/content_8709296.htm

迎风而立 向光而行 “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走进浙江侧记

3月31日,“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浙江站媒体专场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现场互动问答环节,参加巡讲的优秀记者代表参与问答。记者 李震宇 摄“记者,首先是行者。行,是身临其境,田野调查;行,是感同身受,情同此心。”“不论时代怎样发展,传播方式怎样更新,新闻理想不能丢,为人民创作、为时代而歌的信念不能忘。”“我愿意做一只新闻战线上的‘萤火虫’,只争朝夕,坚守一名人民记者的初心。”……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3场报告会在浙江接连举行,一段段真挚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让现场聆听者深受鼓舞。3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的“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来到浙江,8名“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记者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走进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分享关于新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中,也展现了一个时代好记者迎风而立、向光而行的模样。25年的记者生涯,光明日报记者常河一直把笔墨聚焦教师这个群体。“我记录的这些人,无论是在偏僻的乡村,在高校讲台,在科技尖端实验室,还是在中国的大地上书写论文,他们,都是在平凡中坚守的‘大先生’。”也正是这些人,让今年56岁的常河选择依旧坚持奔走在新闻采访一线。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湘受其老师、山西广播电视台原副总编辑张敬民徒步“走西口”采访经历激励,写出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一等奖作品《盲校小哥俩》。这篇报道不仅改变了兄弟俩的命运,还为更多盲童照亮了人生路——陈湘发挥专业优势,联合社会力量完成录制了近百万字的有声教辅材料,让盲童“看见”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是记者这个职业给了我一双脚,让我走进生活;给了我一双手,让我去帮助;给了我一颗滚烫的心,让我去爱。”她说。

3月31日, “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浙江站媒体专场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现场互动问答环节,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盛锐提问。记者 李震宇 摄全媒体时代,如何让报道更打动人心?快闪店“时光博物馆”、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征集活动……工作7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左潇努力用一连串“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新媒体创意报道作答。“让用户感受到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是他做这些新媒体尝试的“法门”,也是广受好评的根本所在。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浙江广电集团记者杨川源常常会被询问秘诀是什么。一个“蹲”字是她脱口而出的答案。景宁建县40周年,在蹲点中发现一张32年前的老照片,由此切入报道;浙江全面推行“并村”改革后,如何加速发展?连续蹲点八个村找到报道关键……现场,她一连分享了好几个“蹲点”故事。“因为蹲,我们才看到了火热的生活,因为蹲,我们才和素不相识的老乡打成一片,也因为蹲,我们才找到了打开好新闻的那把钥匙。”杨川源说,当记者只有蹲下去,真正把根扎下去,才能站起来、强起来。

3月30日,“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浙江站高校专场走进浙江传媒学院。记者 俞刘东 摄报告会上,优秀记者代表的分享不断赢得掌声,巡讲互动问答环节更是气氛热烈。“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媒体行业的前途会受到影响吗?”“青年记者如何记录和报道好时代之音?”……面对台下青年学子和传媒同行的提问,这些优秀记者或以热点事件,或用自身经历一一作答。聆听报告会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专业学生曾妮,决心要走入时代中间,立志学习做一个有能量的新闻记者。作为一名跑民生线的记者,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盛锐也将继续脚步不停、敢于发声,向着榜样的方向努力前行,用报道传递更多生活的温暖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