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925438105105762&wfr=spider&for=pc
5月,贵州丹寨县的3万多亩蓝莓陆续进入采摘期。丹寨县素有“云上丹寨”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蓝莓生产的黄金地带。全县蓝莓种植面积3.87万亩,产值约1.68亿元,覆盖48个村8500户3.5万人。
刚刚过去的周末,蓝莓生产基地迎来一批特殊的浙江客人。浙江传媒学院一群学生在此架起了“长枪短炮”,做起了户外旅播。主播们边走边聊,边看边讲,评论区则不停有网友在线发问,热烈互动。
旅播全网观看人数达到326.8万,一颗“小浆果”不仅为群众增产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也给丹寨带来了“大流量”。
国家级非遗芒筒芦笙表演。浙江传媒学院供图
本次“‘浙’乡有礼,一路‘黔’行——校企联动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活动由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茅台浙江省经销商联谊会和浙江传媒学院共同发起。
在绿意盎然的蓝莓地里,身着传统服饰的苗族同胞进行国家级非遗芒筒芦笙表演。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小浪花”直播间的青春主播带领线上观众“云体验”。
主播在农户的介绍下现场采摘蓝莓并品尝,通过采访、交流、互动,了解村民如何打开市场、扩大生产,讲述蓝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和当地农民走向美好生活的鲜活图景。
“将企业发展同国家战略和人民幸福结合在一起是一场双赢。”在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蓝莓生产加工车间,主播零距离观察蓝莓如何摇身一变成为果酒的有趣过程,而后成为商场里、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
青春主播实地感受国家级非遗文化“苗族蜡染”的独特魅力。浙江传媒学院供图
此外,多名曾获得“荷赛奖”的摄影师和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师生组成的摄影团队深入丹寨县一线开展摄影采风,他们聚焦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族文化、非遗展示和产业实践,共同创作公益主题画册,用视觉语言放大丹寨文旅资源。
浙江传媒学院“红·传”青年宣讲团成员为当地小学讲授“诗词吟诵赏析课”。
“做好‘土特产’文章,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永斌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以传媒手段赋能农文旅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