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19年茅盾研究会峰会暨《茅盾研究年鉴2016——2017》首发式在钱塘新世纪大酒店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国茅盾研究会、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和文学院承办。
中国茅盾研究会原副会长钟桂松、王嘉良,辽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王卫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贾振勇,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吴秀明,浙江省社科联科普处处长王三炼,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李新荣,浙江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处长张邦卫,浙江传媒学院科研与创作管理处处长孙丽园,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茂涛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茅盾研究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副院长俞春放主持了首发式。浙江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处长张邦卫、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李新荣、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贾振勇、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茂涛先后致辞。
浙江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处长张邦卫对到场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单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情况、办学优势。他结合时代精神阐述了弘扬茅盾文学的重要意义,同时立足于当下茅盾及其作品被数度解构与低估及去中心化的现状,表示浙江传媒学院有责任激浊扬清、“保卫茅盾”,进一步推动茅盾研究的力度、深度与广度。
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李新荣在致辞中说:“对茅盾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要把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他表示,为纪念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巨人,桐乡市在城市建设、古镇保护、文化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李新荣希望与会嘉宾能以此为契机,为桐乡市的文化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促进茅盾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贾振勇提出,茅盾及其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命题在当今时代依旧有着重大意义。他表示,茅盾研究工作任重道远,研究者仍需更为全面、系统、深入地去探索与弘扬。他对茅盾研究中心的工作予以了肯定,认为《茅盾研究年鉴》的持续进行有助于奠定新时代茅盾研究的良好基础,有效推动了茅盾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王茂涛在发言中说,茅盾文学对桐乡市的文化建设影响深远。他依据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地域优势指出文学院要担当起弘扬茅盾文学的使命。此外,他还对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的建设历程进行了介绍,并就社会各界对茅盾研究中心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了诚挚感谢。王茂涛表示,茅盾研究是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的鲜明特色和亮点,文学院将更为扎实有效地传播茅盾精神、普及茅盾文学。
在随后的授牌仪式上,浙江省社科联科普处处长王三炼宣读了省社科联文件《关于命名第九批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通知》并为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授牌。
开幕式结束后,茅盾研究中心、浙江传媒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赵思运主持了茅盾研究年鉴首发式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讨会,来自各大高校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作了主题报告。
中国茅盾研究会原副会长钟桂松在发言中肯定了年鉴对茅盾研究工作的推动作用。他提出要多多提携茅盾研究的新人,激发学术研究活力。同时他表示,茅盾研究不应局限于国内的研究,要不断地拓展与深化。他感谢省社科联和浙江传媒学院对茅盾研究的支持。他围绕茅盾研究论文、茅盾研究信息收集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借用茅盾研究会的力量,吸引更多学者研究茅盾及其作品。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贾振勇指出,相较于其他研究成果,年鉴在史料研究上较为薄弱。他建议编著茅盾年谱,并希望社科联等能建立起茅盾研究的专业机构或机制。他表示,茅盾研究领域中仍存在众多值得探讨的重大命题,其作品中的现代性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在他看来,茅盾研究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浙江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处长张邦卫表示,将茅盾文学作为资源来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也是对茅盾价值的一种开发。另外,针对茅盾在革命文化上的成就,他结合十九大、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强调了红色文化的建设意义。同时他指出要结合时代新媒介,加强数据库的建设。他表示文学院在进一步拓展茅盾的影像研究等方面具有学科优势,是茅盾研究的重镇之地。
中国茅盾研究会原副会长王嘉良指出,编撰茅盾年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他强调,研究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要秉承“扎实做学问”的原则。王嘉良表示,原来自己对茅盾研究现状很悲观,但是通过阅读这份年鉴,逐渐改变了看法。现在很多人在研究茅盾,大量专家加入了茅盾研究的队伍,这对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年鉴不仅是资料的汇编,可以看到当下茅盾研究的动向,同时也对茅盾文化的研究起了一个很好的领头作用。
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王卫平认为,茅盾研究年谱的长编是茅盾研究成就的显现。他表示,新世纪里涌现出了一批与茅盾相关的优秀著作,茅盾研究仍在向前发展。他结合数据分析,指出茅盾研究成果斐然,研究著作和国家立项的数量现居于领先地位。他建议继续完善年鉴,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
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局、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褚万根首先对年鉴编撰的成果表示了肯定。他认为无论是史料还是人才,桐乡茅盾研究中心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结合这些优势对茅盾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茅盾研究中心的职责所在。同时,他向成员们提出创建茅盾研究会刊的建议,认为其是查找资料和编撰年鉴的有效途径。
浙江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改玲从年鉴出发,提出“为什么研究茅盾,这对文化建设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她表示茅盾及其作品正是当下文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茅盾研究中的现实主义魅力再次成为了研究中心。她建议在年鉴中增加茅盾研究论著方面的论文缩影以进行细化,希望能进一步研究茅盾文学教育的影响等问题。
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吴秀明首先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和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处境进行了基本判断,强调要讨论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学科机制。他表示大学的第一任务就是人才培养,要重视教学,让教学质量与学科建设齐头并进。结合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研究者要从实践当中提炼问题和方法,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积累;第二,要丰富自身视野,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跨学科建设;第三,要重视地方性,注意地方性和整体性的对接问题。
当天下午,举办了茅盾研究学术论坛。会议由茅盾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传媒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负责人蔺春华主持。该论坛分为论文发言和自由发言两部分。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程伟表示茅盾的《夜读偶记》是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重要理论文章,其中所例举的古典主义的诸多特征与1950年代文艺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有高度一致性。他对茅盾《夜读偶记》进行了重读,对19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
济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刘传霞从茅盾的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的性别角度入手,对男女两性中的启蒙与被启蒙、拯救与被拯救以及结局的反转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她分析了茅盾作品中具体的女性形象,结合女性话语对茅盾作品展开了微观透视。
自由发言围绕“茅盾研究的深化与提高、茅盾精神的传承与普及、茅盾研究中的史料挖掘与运用、茅盾研究的方法拓展以及茅盾研究的微观透视”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与会嘉宾讨论热烈,对茅盾研究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思想碰撞。
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吴秀明从艺术逻辑等角度对茅盾及其作品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对文学批评与史料研究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意见,表示高校和研究者要在文学研究工作中进行结构性调整。
中国茅盾研究会原副会长王嘉良强调,研究者要对作家作出正确评价,明确作家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他提出了茅盾的三个“矛盾”,并从茅盾的学术背景、文化接受等方面对茅盾研究进行了论述。
宁波财经学院教授、非物资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荣在会上就“如何重新建立我和茅盾的心灵的联系?”“如何利用工作激发青少年读者重新阅读茅盾,激发他们阅读茅盾的审美激情?”两个问题对茅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与美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陈芬尧首先提出了出版年鉴的意义所在,并通过比较三本茅盾年鉴、引用域外板块和研究史料的实例,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研究院基地主任吴翔宇提出了茅盾的本体概念,认为本体是最重要的,有了本体,才能对茅盾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茅盾作为成人文学的作家和批评家,在文学理论尤其是儿童文学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他简要阐述了儿童文学研究发展的现状,认为只有将儿童文学归纳到成人文学的体系中,才能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的开发。吴翔宇指出,茅盾在儿童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可以通过对其研究成果的解读,挖掘儿童文学在文学史中的意义。
湖州师范学院教授、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余连祥从数据库这一角度出发,肯定了其在茅盾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完善数据库的建议,他希望能实现茅盾研究的资料共享。同时,他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阐述了高校专硕的招生培养状况,指出了高校建设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点的必要性。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常务副主编、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南志刚则从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这一时期,对茅盾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再解读。他强调,文学史的再解读,要从特定的历史语境出发。南志刚认为,作为研究者,要严格区分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历史语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茅盾作品中不同语境下的女性形象。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李俊杰结合自己在与现场专家学者交流中获得的新体验,谈了自己对茅盾研究的一些看法。并就大众传媒中的茅盾研究与学界中的茅盾研究之间出现的冲突作了阐述。
论坛结束后,辽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王卫平对会议作了总结。2019茅盾研究峰会暨《茅盾研究年鉴2016-2017》首发式和茅盾研讨会落下帷幕。
茅盾作品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间的价值与意义。研讨会上,各大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了探寻茅盾作品内涵的多种新思路,对茅盾作品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刻阐述。精彩纷呈的学术研讨彰显出茅盾研究的学术活力,加深了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推进茅盾研究领域里新视野的出现,同时也能传播茅盾文学成就、扩大茅盾文学的时代影响力。